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河源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时间:2022-03-09 来源: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河府〔20227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河源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届人大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源市人民政府         

2022128日        


河源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维持全市宏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至关重要。202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如下:(1)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2)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189项,总投资约1503亿元,年度投资约322亿元;重点前期预备项目42项,估算总投资约647亿元。

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和省委“1+1+9”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锚定建设“示范区”“排头兵”的目标任务,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奋力推进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发展壮大“6+5”战略性产业集群,做好“补链、强链、延链”,打造千亿级、百亿级工业产业梯度集群发展格局,力争新上规企业50家,实现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工业投资及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左右。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卓翼科技、华冠科技、聚飞鑫光电等项目建设,引导鼓励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集聚,力争全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600亿元加快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起点规划建设水产业园,大力发展软饮料、酒、食品等核心产业和配套产业,推动华润怡宝饮用水、今麦郎饮品、碧优选饮用水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达产达效,持续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全年水产业产值超65亿元,加快培育百亿级水产业集群。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硬质合金特色产业园建设,推动矿产资源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做强做大旗滨硅业、富马硬质合金等重点企业,力争全年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超30亿元,加快培育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园区扩容增效,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开展园区产业用地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健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支持县(区)园区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品换代”等智能化改造,推进“5G+千行百业”应用,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二)做优做活全域生态旅游。创新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充分挖掘“绿色”“蓝色”“古色”“红色”“特色”“夜色”等“六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力争入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步增长13%。推动源城区、东源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紫金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万绿湖景区创5A级旅游景区,黄龙岩、佗城创4A级旅游景区,林寨古村、紫金苏区、仙坑古村等创3A级旅游景区。加大力度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点引导民宿业集群布点、抱团经营、整体推广,推动民宿业做精做强。继续抓好文旅消费惠民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高铁旅游,加快“一晚两天”“两晚三天”、红色研学线路推广。强化旅游招商,加强文旅合作,推动河源恐龙文博园、广东(龙川)环霍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开发温泉、健身、山地越野、户外露营等康养产品。依托两江四岸夜景观及太平古街,打造河源特色夜市。

(三)做精做特现代高效农业。落实产业园建设“园长制”,抓好东源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新一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东源县创建生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探索推进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发展优质水稻、高山油茶、特色水果、绿色蔬菜、客家有机茶叶、生态畜禽、岭南药材、健康水产等八大产业,筹办好全省茶叶产业大会和全省首届油茶产业大会。有序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蓝塘猪、野生稻等特色品种保种工作。接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等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坚决完成省下达我市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稳定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应水平。探索农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改革,持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争全年研发经费投入5.2亿元,增长10%以上。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持续推进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国家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源创新研究院、油茶产业实验室、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开展瞪羚企业“分类施策”和独角兽企业“一企一策”靶向服务;实施新一轮高企倍增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存量320家;启动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组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夯实基础。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成果中试基地,推出一批技术成果落地应用场景,争取一批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在我市示范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贯彻落实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加大柔性引才引智力度,修订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措施。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完成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

(五)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资金用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提升政银企对接效率,支持政策性银行争取更多的专项信贷额度用于河源有关项目和企业,鼓励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用好用足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等关键领域。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优化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着力推动雅达电子上市,力争工业企业实现上市“零突破”。健全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和信用信息平台,创新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方式,推广“政银保”农业贷款模式。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做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处置,抓好防范处置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

(六)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力促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工作力度,推动卓翼科技二期、广东晟源永磁材料等189个项目建设实施。突出抓好产业投资项目,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动一批保安全、保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驰援粤东粤西粤北”专融资等项目的谋划储备,科学编制三年滚动计划,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良性循环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

(七)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落实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措施,激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举办汽车大型车展促销活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开展家居家电惠民、旅游美食嘉年华等活动,推动释放消费潜力。引导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等线上平台与百货商场、商超便利店等传统实体合作,协同发力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加快促进平台消费。充分利用万隆城、坚基购物中心、万达广场、中骏世界城等大型商业体,培育壮大商圈消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老店经济、小店经济、假日经济等新型消费,增加养老、托幼、教育、健康等领域优质消费供给。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完成24个农贸市场改造任务,深挖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完善消费调解机制和“诉转案”机制,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八)着力推动外资外贸持稳。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组织企业通过广交会、进博会、“粤贸全球”等系列展会平台抢抓订单、开拓市场,探索发展会展经济。努力引进年进出口1亿美元以上的外贸支撑型项目及大型跨境电商项目,促进更多河源特色食品农产品安全高效走出国门。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推动出口转内销,促进本地重点企业异地进出口数据回流。积极申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争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持续抓好稳外资工作,推动重点“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或技术改造,着力引进一批外资好项目、大项目。

二、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全域全面“融湾”“融深”

(一)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对接省“12312”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构筑河源“米”字型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稳步推进梅龙高铁建设,以赣深高铁通车为契机加快高铁沿线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龙寻高速、长深高速改扩建工程、粤赣高速顺天互通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国道G205线热水至埔前段改线、国道G236线龙川丰稔至龙川县城段改建工程、省道S120线紫金好义杉树坳至林田冷水坑段改建工程、省道S230线河源市区泥坑村至前进村段(东环路)路面改造工程等国省道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广河客专、河惠汕高速、河紫高速、东江航道扩能升级、河源港源城港区码头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全力完成危桥改造任务。

(二)加快推动体制机制互联互通。积极对接“湾区通”工程,拓展与“双区”商事规则衔接、职业资格互认、标准对接的领域范围。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建设,抓好总体实施方案和六个行动方案实施工作,推动试点建设尽快取得成效,促进要素自由流通。对标“双区”优质营商环境,纵深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以“粤治慧”为核心平台的“一网统管”工作,加速推进本地高频服务事项接入“粤省事”“粤商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力争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580亿元,负债率控制在60%以下;鼓励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三)加快推动产业企业互联互通。持续深化深河产业共建,积极承接深圳产业转移项目,做大做强8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谋划建设深河产业共建示范区,深化合作模式、功能定位等重点事项研究。加快深河特别合作区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广“‘双区’总部研发设计+河源制造基地”等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发展“飞地经济”。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谋划出台新一轮全面对口帮扶政策。大力实施“圳品”品牌工程,打造与“圳品”标准体系相适应的河源农产品标准体系。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度对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主导产业,树立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导向,围绕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现代农业等产业链主企业开展上门精准招商活动,争取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产业链引擎性项目。

三、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过渡期内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无缝对接、有效衔接,执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和监督,采取精准帮扶措施拓展稳定增收渠道,健全社会救助、关爱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健全深河对口帮扶机制,充分利用省直和深圳帮扶资源,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持续落实市领导镇包片抓落实工作机制,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程,统筹整合县、镇、村帮扶资源,接续开展“企帮镇·企兴村”行动,推动形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志愿者+金融助理”“企业+合作社”等组团式的帮扶工作格局。

(二)加快灯塔盆地开发建设。集中全市优势资源加快灯塔盆地发展,全力支持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办好灯塔盆地现代农业高峰论坛和全国农业产业招商大会。加快推进万隆茶浓缩液项目、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光明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高区产业聚集度,推动农高区社会总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大幅跃升。加强与省农科院等涉农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加快推动P3实验室、农业医院等平台建成运营。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推动华农大研究生院河源分院实体运作。优化提升灯塔盆地交通路网,统筹推进信息通信、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以灯塔盆地灌区改造提升工程为核心的水利设施规划建设。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引领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顺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等各项改革试点工作。

(三)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培育,以灯塔盆地农高区为主引擎,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主抓手,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和农业专业镇,高水平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组合供应链,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错位发展、协同发力,提高产业效益。大力发展“农业+”新模式,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让乡村“颜值”转化成富民“产值”。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

(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编制完善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协调县城、圩镇和农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三个重点”,巩固整治成果,促进村庄清洁常态化持续化。全面推进乡村特色风貌提升,改善农村住房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功能现代的宜居示范村居。塑造美丽乡村风貌带,建立落实“带长制”,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万里碧道等,以东江为主轴加快打造“一区四带”,沿线连片建设美丽驿站和风景长廊,推动形成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集中供水、农村电网、农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基建向乡村延伸,健全乡村基础设施运营管护长效机制。

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促进城市提质发展

(一)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编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划定落实“三区三线”,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客家文化公园四期景观绿化工程、智慧滨江公园等77个总投资230.44亿元的城建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市域交通质量,新建华达街、雅居乐、江源小学、中山大道等4座人行天桥,推进建设大道(越王大道至沿江东路段)、益民街(凯丰路至旺源路)等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尽快贯通由河源大道、永康大道、东环路、迎客大道形成的市区首条“快速路网内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新江市场区域水浸整治工程、穗香街排水改造等项目实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违法建筑、城市“六乱”等城市“顽疾”专项整治,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继续落实“创文”“巩卫”整改要求,优化城市主要街路、出入通道等重要节点环境,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园体系。

(二)促进高新区扩容提质。加快划定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规划片区和首期开发位置,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边开发边招商边运营。提升园区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历史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整治,支持优质企业通过产业升级改造、重组、合并、股权转让等形式盘活空间,全年完成用地整治2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园区提质发展,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申报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推动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态势,与江东新区协同推进产业发展、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市配套建设,加快推进中央活力区、滨水景观绿化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园区生产生活及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构造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

(三)加快江东新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高铁新城开发建设,全力发展高铁经济,放大高铁效应,完善河源东站旅游商贸功能,主动承接“双区”“两个合作区”产业转移,吸引要素聚集,促进金融、商务、旅游、居住等业态快速发展。加快推动江东滨江新城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国道G205东移线、东环路路面升级改造工程、东江东岸碧道工程(胜利大桥至紫金桥段)、生态环保城市会客厅等重点项目以及河源市青少年宫教师发展中心等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加快东塔商务中心、总部经济区、市融媒体中心、文博新城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古竹镇城市规划落地,逐步完善古竹镇城市功能。

(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力。加强政策和项目对接,谋划储备老区苏区重点项目库,推动全市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继续支持各县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生态+”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县城发展产业支撑能力和县域发展内生动力。东源县城要高质量建设滨江新城区,扎实开展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工作;和平县城要推动“产城融合”“城园互动”;龙川县城要加快构建“一江两岸五组团”城市空间格局;紫金县城要实施品质县城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连平县城要加快打造生态旅游新城。

五、深度挖掘城市魅力内涵,聚力提升河源形象

(一)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积极开展文明促进工作,推动全域文明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老区精神、苏区精神、新丰江水库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礼仪等行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市美术馆、市科技馆新馆等一批重大文体设施,高质量推进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战略,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河源传统特色产业交互发展。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深入挖掘赵佗文化、阳明文化、恐龙文化等优秀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特质,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上新台阶。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扶持地方戏曲、传统音乐舞蹈、墩头蓝等一批独具客家民俗特色的文化建设。

(三)全面做好城市宣传推广。树立城市大宣传理念,加强城市宣传策划,充分利用国内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加强城市形象宣传,不断提高河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培育壮大一批文旅旗舰项目,打响河源“中国好水”“中国天然氧吧”“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等特色品牌。发展超级农业品牌,培育壮大东源板栗、连平鹰嘴桃、河源米粉、紫金茶等特色农业,加强“万绿河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争培育15个以上符合标准的企业品牌和产品。精心举办“广东省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广东省民歌民乐大赛、万绿湖主题赛事等大型赛事活动,申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赛项目,培育城市活动品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坚持稳定和促进就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贯彻就业创业3.0版新政策,抓好高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特困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50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0人,促进创业1800人,带动就业50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深入推进“两街两园”平台建设,建设一大批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厨师村、月嫂村、工匠村、特色传统名店等,努力培养乡村工匠,打造河源客家工匠文化品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治理各类企业欠薪行为,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力度,完善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力争年度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预警率达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累计达92%以上。

(二)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有序推进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巩固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全面落实配套建设幼儿园的“五同步”政策。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完成39个教育补短板项目、新增2.56万个学位。积极推进“两类学校”建设,有序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力争创建2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同时各县()至少成立12个市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实施普通高中全面提升计划,支持普通高中提质促优。增加优质中职学位供给,规划市区新建12所中职学校建设粤北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打造粤北职业教育品牌。大力支持广师大河源校区完善办学条件,支持河职院创建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持续抓好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工作。完善教育信息化资源与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教师队伍提升工程,制定“新强师工程”实施方案,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三)提升卫生健康保障能力。紧抓市人民医院成功融入省人民医院体系以及我市与暨南大学合办深河人民医院的重要契机,推动我市医院综合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创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一批县级医院达到国家县级综合医院推荐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优化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完善妇幼健康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深入实施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巩固尘肺病防控攻坚成效,提升基层职业病防治能力。修订出台我市医疗救助办法,加快推进医保业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扩大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范围。深入开展参保人员个人信息授权查询和使用国家试点工作,建立完善个人医保信息授权查询和使用机制。

(四)统筹做好其他社会事业。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推动实现应保尽保,争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继续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双百工程”社工服务村(居)全覆盖。提高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确保不低于省定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编制《河源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推动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和市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常态化落实党政主要领导“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健全“明责、履责、督责、问责”闭环落实制度。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加强烈士纪念碑等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落实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光荣院建设工作。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水库移民、体育、信访、统计、审计、气象、地震、打私、供销、人民防空、史志档案、社会组织、殡葬管理、国防动员、妇女儿童、青年发展、婴幼儿照护、残疾人事业、红十字事业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十件民生实事。

七、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巩固拓展生态优势

(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根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下沉督察指出问题和交办

分享到: